找到相关内容583篇,用时13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佛教“和谐社会”理念的三个支撑点

    佛教“和谐社会”理念的三个支撑点  上海市作家协会 沈善增  本次研讨会的主题很有意义。其意义,不仅是积极参与现实的社会精神文明建设,而且,是从文化上、从话语上,给“和谐社会”、“社会主义荣辱观”以...

    沈善增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293860259.html
  • 慈悲道场忏法随闻录序(俗称梁皇忏)

    时运睿笔,发挥意致。惜帝未悉净土法门,故于述成之时,郗氏特现天人妙庄严身,而为致谢。使帝详知净宗,则其夫人当必仗佛慈力,往生西方,预海会,登不退地,又何得资此大法大心,竟以生天结其局哉。后之礼忏者,悉...下重己灵,痛念我与诸佛,同一心性,彼何以圆证三觉,我何以久轮六道。从兹改往修来,返迷归悟。譬如摩尼宝珠,堕于圊厕,直下取出,屡次洗濯,俾复本净。待至净极,则悬之幢,必能随意雨宝。此种大事因缘,若不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211563576.html
  • 托福、雅思与学佛

    效率,连学佛的人也深受影响,希望付出最小的代价、花费最短的时间而获得最高深的佛法。于是便出现了如下奇特的现象:不少学佛人只重视听经、看书,学佛过程中,我慢随著佛学理论的增加而增长,烦恼却有增无减。...

    净因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20374651.html
  • 学问深时意气平

    谦虚的有德之士的。在先祖的眼里,易是地中有山,山而在地下,并非力所不及,而是主动谦让,“谦”之卑下中蕴藏着崇高。谦卦的《彖辞》这样来概括谦卦,“天道下济而光明,地道卑而上行。天道亏盈而益谦,地道变盈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04175476.html
  • 宗派可以分 心却不可分

    其他法门,佛教是个大家庭,我们是这个家庭的一份子,在其他法门里修学,一样可以获得成功,贬低、看轻非自己修学的法门,是最大的我慢心。比如我们同去一个目标,乘飞机快捷、乘火车经济、步行稳当……都是在朝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23975572.html
  • 读弘一法师多次落泪

    下来,想想我自己在生活中,我慢,自以为是,甚至面对不可逃避的错误总要为自己开脱,而弘一大师却在众人面前坦言自己“身体虽然不是禽兽,而心则与禽兽差不多”,大师的人格魅力如日月之光辉,叫我感动,更叫我...自然会一天比一天地起来!” 俗话说:举头三尺有神明。弘一法师为我们指出了一条提高自己品行道德之路,那就是坚信:我们一个人所有的行为,一举一动,以至起心动念,诸佛菩萨都看得清清楚楚。 读弘一法师的文章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75075855.html
  • 海涛法师:今生与来世

    ,身体虚弱,此乃嫉妒之报。 11:若有众生顽固不化,骄傲自大,不敬应敬之人,再获人生时,生于低贱之家,此乃其我慢,无恭敬心之报。 12:若有众生心胸豁达,不嫉妒他人的获取,随喜他人所受的尊敬和荣誉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43176205.html
  • 惭愧心 ——圣严法师

    一些神性的成分,而在神性中也同时会具有魔性。可是人性与佛性、神性与魔性之间的差别,很难分辨。尤其是神性与魔性往往是一体的两面,如果能有自我约束、自我反省及忏悔的修养工夫,便与佛性相应,便不容易表现出我慢的习性,也就不易显露出神性及魔性的霸气与邪气。 在人类史上,所谓天纵的圣人,毕竟不多,所以诸佛菩萨化现人间,也多以凡夫身修行成道。因此可说,我们每一个人都不是天生的完人,或多或少都带著缺点和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75776398.html
  • 问:修行人的二十种病气?

    (五)奇异气—宣扬自己功,悟境玄妙,处处当众显示自己。应归于平常,普通而不做作。 (六)贪着气—以法住而享受人世间的名利供养,不知惜福,反而贪心不止。应放舍贪心,尽量节约,以培后福。 (七)傲慢气—以学识禅功执于心中,我慢,看不起他人。应平和而化人我之见,谦虚下怀,接纳众人。 (八)无知气—于佛法无正知见,不明事理,终日随队打转。应警觉自...

    佚名

    佛教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05/10021377491.html
  • 问:何谓众生相?

    我已经悟了,我所悟的就是至高无上的道,可惜你们不懂啊!这正是我相人相,我慢。‘而我人相所不及者’,你觉得空了、清净了,我悟了,你们众生可怜啊!可悲啊!‘存有所了...

    佚名

    佛教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05/07034378242.html